风驰电掣之间,千里仿如咫尺。
近日,由远洋党委和远洋工会联举办的远洋集团远望国魂系列活动开启了第三站活动,以追风为主题,参观探访位于天安门一侧的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感受最能体现中国速度的国家名片中国高铁的发展成就,感受新时代创新、探索的大国之魂。
原铁道部调度长兼机务局局长、广州铁路集团原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正清,中国铁道物资流通协会、中国铁道学会采购与物流委员会副秘书长韩宏,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副馆长周伟受邀参加活动。50余名来自远洋各事业部的党员员工参加了活动。
一部高铁史 描绘壮丽新中国
活动当天,远洋员工们集结在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大厅。远洋党委办公室主任、远洋集团工会主席顾捷,代表远洋集团向张正清老局长赠送了精美的远洋图书套装。张正清老局长向远洋集团回赠了精美的高铁列车模型。
张正清老局长向远洋集团赠送了精美的高铁列车模型
在博物馆的大会议厅,张正清老局长、韩宏副秘书长特地为大家准备了精彩的高铁专题讲座,分享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张正清老局长表示,一部中国高铁发展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的自主创新史。从没窗户的闷罐车到有空调、软沙发的和谐号,再到无线上网、智能控制的复兴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铁路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中国高速铁路更是谱写了一曲创新奋进的凯歌。
2003年,中国走上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的高铁研发之路,逐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铁运营网,中国迈入高铁时代。2018年9月,复兴号在时速350公里条件下实现自动驾驶。同时,在京沈高铁顺利开展了智能高铁关键技术综合试验,多项试验成果正在应用于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建设。京张高铁、京雄城际将在世界上率先建成智能高铁。截至2018年底,中国铁路总里程达13.2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9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超过其他国家总和,已成一张令世人赞誉的中国名片。
学习铁路精神 共创奋斗新时代
随后,党员员工们在讲解员的指引下继续学习之旅,参观中国铁道博物馆。在中国铁路恢弘振奋的发展历程中窥见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变迁,在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铁路精神中感悟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使命。
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这座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侧的古老建筑,前身是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始建于1903年,1906年竣工并启用,至今已走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在1959年北京站启用前,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火车站。2010年,这座古老的火车站以崭新的角色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内的展览主题为中国铁路发展史,展陈大纲严格遵循中国铁路130余年的发展轨迹,以五个部分的阶段划分展览命题,运用大量翔实生动的图片史料,为广大参观者深入了解中国铁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远洋党员员工参观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博物馆内运用大量生动写实的图片、沙盘、列车模型等全面展示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轨迹。走在沙盘模型、场景复原等元素的实物展厅,看着一张张无比珍贵的历史老照片、一块块逼真形象的铁路沙盘、一组组不同时代的列车模型,大家仿佛游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触摸着新中国发展的脉搏,感受着70年来中国铁路的铿锵步伐。
其中,展览更是深入介绍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用大量实物和影像,展示了从桥梁、隧道、无砟轨道等线路工程,到牵引供电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再到高速列车的研制的方方面面,参观者更可现场模拟高速铁路驾驶,亲身体验高铁飞驰电掣的恢弘气势。当今乘坐铁路出行的美好体验,也是展示的重点,刷脸进站、高铁订餐、自主选座、微信买票、无线上网实实在在的新变化为奔波在路上的奋斗者们输送着新的能量。这背后,中国铁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奋勇先行的责任担当,感动着远洋员工们,大家更加明晰了作为新时代建设者的使命。
展览中的高速铁路科技和模拟驾驶体验
中国的高速铁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推动中国在这一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从一无所有,到构建起完备成熟的技术体系,这条路,既坎坷曲折,又波澜壮阔。对此,远洋党委办公室主任、集团工会主席顾捷表示,中国高铁是最能称为中国速度的国家成就,铁路精神给员工们带来的震撼和启发不止于思想,更应落实到行动上,远洋党员员工应该积极投身远洋集团的发展变革中,让远洋这辆高铁列车跑得更快,行得更远。
远望国魂系列活动是远洋党委在2019年联合远洋工会所举办的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伟大成就的重点活动之一,旨在让远洋员工领略新时代的大国重器,激发党员员工们爱党、爱国、爱企业的情怀。此前,飞天(探访北京航天城)、翱翔(探访北京大兴国际新机场)等多场活动受到党员员工的广泛好评,也增强了党员员工为远洋集团发展凝心聚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编辑:(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