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江苏省委书记秦勤义到苏州考察时,他希望苏州立足于改革开放形成的良好发展基础,抓住机遇。国家战略整合的叠加带来的机遇,拓展新空间,增强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在展示和引导全省优质发展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力争走在区域前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苏州市吴江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吴江开发区),是苏州市南部科技新市,以效率为中心,以技术为导向,坚持走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努力打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工业园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创业发展,吴江开发区的经济总量已超过2000亿能源水平,并正加速发展成为国家开发区的第一方阵,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佳的投资地之一。
目前,吴江开发区已有2000多家优质企业入驻,汇集了英格索兰等近500家世界500强企业,形成了完整的IT产业链和坚实的设备制造基地。内部电源,摄像机镜头,背光模块,键盘和平板显示器等五种电子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造林造林经济林
吴江开发区从电子信息产业起步,1994年得到苏州明基计算机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新杰等14家台资IT行业组件公司的合资企业与吴江开发区签订了合同,在吴江开发区开辟了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地。
此后,梅奇,大同,台达和中华映管等台湾领先企业纷纷入驻,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网络通信,光电和微电子等IT产业链也日趋完善。 2002年,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吴江开发区获得了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称号。吴江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开发区和苏州高新区形成了著名的一园三区格局。最有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现在,吴江开发区拥有出色的平台,资源,强大的产业和那英才。在长三角国家战略整合中,区域发展将得到进一步落实。
在高质量发展的主调下,吴江开发区引进了大树,使大型项目能够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集聚。通过种苗造林,我们将改善现有企业的种植和智能化转型。让一群老树重新树立树枝,使中小企业的新树扎根,尽快成为参天大树。
吴江开发区在国家开发区发挥了双重强度和磁场效应,引进了京东方(苏州)工业园区,启恒新能源和水稻人工智能等重要项目,并提供了关键项目。一个企业一个政策服务机构,着力培育一批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大企业和大集团。
目前,吴江开发区在产业布局上积极推进三级梯队企业集团建设,力争增加销售额超200亿元的企业和超百亿元的企业23家,重点支持恒通。同定等企业跻身世界一流,形成第一梯队。实施新的地标性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项目,鼓励一批具有良好增长潜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公司做大做强,例如公司股份和赛义德股份。组建第二梯队;引导一批中小企业更加注重专业化和专业化,鼓励威康生物,明智科技等企业成为行业单打冠军,并形成第三梯队。 同时,我们将全力支持重点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走资本,技术和人才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推动台湾企业上市,在35年内达到20多家新上市公司。扩大和加强吴江开发区的资本市场。
树立发展标杆,提升专业承载力
经过多年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吴江开发区具有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能力和开发质量。市场活力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逐步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高质量和高质量发展轨道发展,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显着提高,正在加速成为国家开发区的第一方阵。近年来,吴江开发区重点发展智能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和培育优质智能制造项目,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的投资和建设,加速形成新优势。在开发区开发智能制造。
目前,吴江开发区的智能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部分企业已成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 随着全球智能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博众,麦微,明智为代表的智能产业未来将继续高速增长。 2018年,开发区智能制造重点企业36家,实现销售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未来,吴江开发区将进一步加大对机器替代等相关政策的支持,加快主导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加快工业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融合,促进柔性化和智能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精细转型,努力为智能产业发展树立标杆。
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智能制造核心支持软件研究,通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关键流程核心设备升级的突破,积极推动智能技术应用,大力培育智能产业发展动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举措。 近年来,吴江开发区,积极引导、扶持、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力推动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2015年到2017年,吴江开发区新兴产业销售连续突破600亿元、700亿元、800亿元,2017年新兴产业销售占开发区工业销售比重超过50%,达54.2%。2018年,新兴产业共实现开票销售825亿元。
吴江开发区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力量逐步增强,新兴产业载体平台日趋完善,实现了新兴产业在空间、资源、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有效集中。吴江出口加工区已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业务快速推进。吴江科技创业园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吴江智能装备产业园一期已完成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启动区一期正在整体设计规划中。 未来,5G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以及各类基础设施配套的投入使用,必将提升开发区专业平台的承载能级。
目前,吴江开发区已经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机械装备产业基地、江苏省现代物流业集聚区、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错位高效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吴江开发区牢牢把握这次重大机遇,积极作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部署和要求。尤其是今年以来,吴江开发区按照吴江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开发区发展定位和产业现状,积极谋划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时,按照国务院 《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 精神,举改革旗、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努力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今年年初,吴江开发区把进一步加大融入苏州、对接上海的战略谋划纳入2019开发区总体工作布局,明确全年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启动云梨路总部经济带建设,打造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高地;依托吴江智能装备产业园,加快打造千亿能级的南苏州智造谷。
优化城市发展定位,加速构建联通长三角的高效交通格局。开发区加快苏同黎公路快速化改造、鲈乡路北延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谋划与苏州主城区、工业园区、昆山、汾湖的交通对接。
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吴江开发区充分利用上海拥有各大院校、医疗机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等优质资源的溢出效应,加强对接,实现开发区经济、社会、民生的高质量发展。
利用大运河风光带、同里古镇、北联现代农业产业园、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与上海、浙江在旅游发展、文化互促中进行深入对接和有效融合,共同推动旅游事业、旅游文化产业、水文化产业、休闲体育文化产业、度假疗养产业等方面的合作。
积极与浙江展开合作,借助浙江灵活的市场机制优势、市场活力优势、市场拓展优势,主动融入其科技创新和电商合作平台,积极培育自主的功能贸易区,进一步优化服务载体。
实现在交通、物流、通信、市场主体、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与应用,实现人才、信息、贸易的自由流动,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充分释放生产要素在自由流动、快速聚合中带来的强大增长动力和发展红利。
谈及未来的发展,吴江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郑屹介绍,吴江开发区将聚焦优势资源和自身特点,与上海、浙江及周边地区形成错位发展,继续紧抓智能工业迅猛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在政策支撑、资源供给、资金投入、人才供给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促进其集聚发展、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型、智能化制造为重点,加大对上海优质招商资源项目的承载,同时进一步发展研发型总部经济,持续提升开发区在科技创新、工业设计、一体化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作者:吴采莲)
编辑:(编辑:Admin)